森林舞会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下载平台

图片

[河南日报]服务全国 日均交易四百余头,嵩县这个“牛交所”很牛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25-07-01

“黄牛肉肉质紧实、脂肪分布均匀,熬出来的汤鲜香不腻。”6月25日中午,在食客满堂的广东省东莞市一家牛庄饭店内,店长李娟正向大家介绍“熬汤秘方”。

后厨外,饭店母公司的冷链运输车刚刚驶来,车厢里满载的排酸黄牛肉,来自1700公里外的河南嵩县。

一边是地处豫西山坳的嵩县,一边是位于岭南大湾区的东莞,一场跨越山河的“牛事”正在上演。

百年“牛交所”的指尖密码

6月25日清晨5时,位于嵩县闫庄镇的中原黄牛交易市场已是人声鼎沸。每逢阴历双数日,这里开市交易。占地约5个标准足球场大的场地上,100余辆满载黄牛的货车排成长龙,牛铃叮当声与牛贩子的吆喝声交织成独特的清晨交响曲。

640.jpg

中原黄牛交易市场

6时许,这里迎来交易高峰期。来自内蒙古膘肥体壮的草原黄牛刚“下车”,商丘牛贩姚雷就把卡车挪进了待售区。

“摸脊背三指深,出肉率至少五成。”58岁的“牛经纪”党铁武的手在牛背上游走。中原黄牛交易市场已经有百年历史,他记得儿时起,爷爷就在市场上靠“摸码子”做活路。

党铁武的绝活是“摸骨估肉”——手指按压牛腰椎两侧肌肉,判断肉质松紧;翻开牛唇看齿龄,眼扫毛色辨健康,整套动作做下来如行云流水……

真正的“玄机”则藏在袖筒里。当湖北买家陈秋对某头牛点头时,党铁武一把抓住卖家的手,两只手在衣袖里快速比划。两人经过几番“摸码子”交锋后,这头西门塔尔牛便以18600元成交,全程悄无声息。

“摸码子”既传承了古老智慧,也杜绝了市场上哄抬价格的空间。在这远近闻名的“牛交所”里,每天可实现交易400余头,年交易量突破6万头。

“信任力”辐射全国市场

“嵩县的‘牛交所’没有一点圈套。”姚雷在这个市场“活跃”了40年,“别的市场靠熟人拉关系,这儿靠的是立规矩。”

所谓的规矩,就是一套近乎苛刻的交易制度。比如,市场内严禁场外交易,一旦发现“黑码子”(私下交易),涉事经纪人直接开除。同时,交易员对过手的黄牛必须严格评估,出肉率、健康状况等的判断都由老经纪人把关,加上兽医团队对病牛的严格鉴别,让市场建立起公平买卖的口碑。

640 (1).jpg

黄牛正在装车

正因此,“牛交所”的交易范围覆盖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位“牛经纪”至少有20名以上来自全国的固定客户。

市场内活跃着的70余名“牛经纪”,是“牛交所”顶呱呱的“操盘手”。经纪人协会每月召开例会,交流交易经验,调解矛盾纠纷,还为每年新入行的年轻经纪人提供“师带徒”培训。

全链条赋能产业发展

交易市场的兴盛,离不开嵩县对牛产业的全链条扶持。

“没有‘牛十条’,就没有今天的市场。”党铁武掰着手指细数政策红利:每年5000万元专项资金、30万元以下的“养牛贷”,以及覆盖全产业链的保险补贴……这些政策让养殖户、牛贩子吃下“定心丸”。

640 (2).jpg

东莞市一家牛庄饭店内的厨师正在进行牛肉切片

嵩县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建成382座“托牛所”,托管代养肉牛15万头以上。这种“村集体+托牛所+农户”的模式,既解决了散户养殖的土地、技术难题,又让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政策是发动机,市场是传动轴,交易方是连接器,共同把优质黄牛卖往全国各地。”闫庄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的牧草基地和有机肥厂,把牛粪处理成农田的“黄金肥料”,秸秆又能反哺牛群——一个生态闭环运转顺畅。

当日上午11时,骄阳似火,市场逐渐平静。党铁武望着远处的交易区说:“市场要持续发展,还得靠年轻人的传承。”

千里之外,李娟又将一盘牛颈叉烧端上顾客餐桌,红亮的牛油锅里飘起的烟火气,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温暖与远方。

(来源:河南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一条: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