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并不是病,也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季节变化的结果。春天,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皮肤毛孔舒展,血管口径随之变大,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供应大脑的血量就会相对减少,大脑就会自动进行保护性调整,减低兴奋性,人因脑组织的自我抑制而产生疲倦。另一方面是因为春天的刺激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也相应提高,耗氧量加大,但大脑一时适应不了在冬天养成的对高氧的依赖,结果人体机能暂时不能适应环境而感到困乏疲倦,因此出现了懒洋洋、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春困”现象。那么如何正确预防春因呢?
1、生活要规律
要克服春困,首先生活节奏要把握好,不要三天两头熬夜通宵,睡觉时间时早时晚,应养成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对冬日里养成的生活习惯作适当的调整,使机体逐渐适应春季气温上升的气候,是解决“春困”的关键一环。
2、多伸懒腰 多运动
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造成挤压,这有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进行一些适量的健身锻炼项目,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或练嘘字功,或做体操,或慢跑,或打太极拳以活动关节、舒展肢体,可有效的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缓解“春困”
3、来点刺激
嗅觉刺激:可利用香、凉的气味刺激嗅觉、皮肤促使神经减轻一时的“困”感,如花露水、清凉油、风油精等。
视觉刺激: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清洁、明亮、幽静,并适当布置一些富有生气的装饰。
听觉刺激:在感到疲劳时听听悦耳的音乐往往可使人神经兴奋,精神振作,有很好的解困效果。
4、饮食调理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春困”与人体蛋白质缺少、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因此春困时调理饮食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适当增加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猪肝、鸡肉、花生等食物。要注意多食碱性食物,中和体内酸性产物,消除疲劳。
5、劳逸结合
在劳动之余,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可听听音乐、聊聊天,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等,在欢愉和谐的氛围中忘却“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