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舞会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下载平台

图片

整合资金,创新机制,加快深山贫困群众扶贫搬迁步伐

来源:扶贫办 时间:2018-10-20

?

2014年,上级下达我县扶贫搬迁任务400015600人,规划建设搬迁安置点40个,其中第一批搬迁20407910人,规划搬迁安置点17个。截至目前,38个安置点正在主体建设,2个安置点正在基础处理,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其中,第一批17个安置点16个正在主体建设,1个正在基础处理,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是: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实行高位推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更体现在扶贫成效上。县委、县政府把扶贫搬迁作为最大的扶贫工程、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半月召开一次协调会,一月召开一次推进会,两月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定期对项目建设、资金到位以及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集中研究。建立扶贫搬迁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对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定期督查通报。同时,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出台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意见,明确扶贫搬迁工作任务,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包安置点、县直单位包村、领导干部包户的帮扶制度,将扶贫搬迁纳入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综合目标考核,与单位年终考核挂钩,与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形成了“县级协调、部门负责、乡抓落实、任务到村、搬迁到人”的组织体系和分工协作的“统分结合”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实施整村搬迁。坚持差别化管理,全力破解特困群众搬迁难题,对200人以下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对搬迁中的非贫困户只给予危房改造项目补贴,对贫困户整合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项目资金重点补贴。特别是,对大病、大灾的特困户,由政府实行差别化补贴管理办法,提高补贴额度,为其建设60平方米的保障房;对无搬迁能力的鳏寡孤独人员,整合补贴资金为其建设30平方米的周转房,产权归集体,免费周转使用;对无独立生活能力的憨傻痴呆人员,结合敬老院建设,全部实行集中供养;通过建设“互助家园”,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生活困难问题。2014年,计划建设周转房150套,保障房400套,确保不让一个特困户掉队。

三是整合部门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在上级资金补贴资金有限、群众筹资困难的情况下,整合部门资金,是保障搬迁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由扶贫办牵头,对所有涉农部门项目审核把关,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实施涉农资金县级统筹,对应整合未整合的项目,发改、财政部门坚决不予立项。今年,整合扶贫搬迁、易地搬迁、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将每户搬迁补贴标准提高至3万元,切实提高贫困群众搬迁能力。整合交通、水利、卫生、教育等部门项目资金5000万元,把道路、饮水、幼儿园、卫生室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社区服务设施一次规划到位。同时,利用到户增收、技能培训、社会帮扶等资金,建设完善扶贫创业园4个,建设旅游商贸服务区1个,对搬迁群众免费技能培训,引进鞋业、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和旅游服务项目,确保每一个搬迁户都有1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将搬迁安置小区建成集“安居园、培训园、创业园”于一体的高标准农村新型社区。

四是培育后续产业,促进增收致富。将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没有产业发展规划的,一律不纳入年度搬迁规划。依托我县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结合果园采摘、民俗风情、避暑养生等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规划建成九店石头部落、下寺千年银杏林、大章太极山、天桥沟芳香谷、伊河漂流等5个休闲旅游观光园,使搬迁群众依靠参与旅游服务在家门口实现体面致富。引进河南益豪集团草药羊养殖、郑州毛庄绿园公司蔬菜种植、北京隆泰投资有限公司核桃油加工等10家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代养、投母收羔、林权抵押、公职人员担保贷款等融资机制,带动群众发展种养业,在搬迁安置区发展核桃1.5万亩、中药材5000亩、蔬菜种植1000亩,发展草药羊、爬树鸡养殖合作社20个,帮助搬迁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整合嵩县中等专业学校、劳动技校、中医药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组建职教集团,以能够取得资格证的电工、焊工、建筑、家政、旅游、养殖等专业为重点,对搬迁群众外出务工人员实施免费技能培训5000人,确保每一个户都有1个劳动力获得一个资格证,具备一项致富技能。同时,加强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设,实行订单式培训、规模化输出,帮助搬迁群众外出务工创富增收。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