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审计局近年来,一直把信息化建设当做事关审计事业长远发展和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在信息化硬件和软件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努力实现计算机技术在实际项目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全面提高审计职业的技术含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转变了审计人员观念,改变了审计工作风貌。
信息化的实施改变了审计思路和审计习惯,转变了审计人员的观念,提升了审计人员的素质,改变了审计工作的风貌。彻底扭转了过去工作低效、生活沉闷,送文件靠走、干活靠吼、学习靠领的局面,形成了高质高效、自觉自主的工作新局面,展现了审计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风貌。信息化带来的丰富的审计信息资源还把审计人员从传统的审计思维中解放出来,跳出就账查账的传统方式,寻找审计新方法、新亮点,提高了审计效率与效果。
二、多方位措施保障,初步了形成信息化体系。
加大硬件和软件建设投入,达到省厅规定的硬件建设“六个一”和软件应用的“三个提升”的标准。建立制度政策保障,制定一系列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信息化审计的深化学习和实际操作运用纳入评优、提升考核。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初步建立了“审计管理系统”、“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三位一体信息化体系。
三、打破行业信息壁垒,实现了综合数据对比分析
建立了全方位覆盖财政、社保、地税、房管的审计数据库及审计方法体系,实现了四个系统相关审计业务的计算机审计。实现了单行业审计与多行业综合数据的对比分析审计。在今年财政资金资金审计、地税系统审计、交通系统审计中,通过数据的综合对比与分析,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业务管理水平,节约了审计工作成本,发现了一些以往人工审计过程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注重实用性,切实发挥了信息化作用
实现了审计实施和审计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局机关的管理水平;实现了上下级及股室之间公文传输网络化和同各级审计机关公共信息的共享。业务人员则利用AO进行全过程审计,充分发挥AO的实用功能,同时将AO应用实例和审计方法的上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实现了审计资料通过OA与AO交互,纳入OA系统管理,实现对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