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舞会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下载平台

图片

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嵩县“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信息中心 时间:2022-07-15

  嵩政办〔2022〕23号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嵩县“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6月14日

  目录

  一、发展状况和形势分析 3

  (一)“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回顾 3

  (二)“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6

  (三)“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7

  (四)“十四五”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8

  二、“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10

  三、“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12

  (一)坚持趋利避害并举,打造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 12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精密气象监测体系 13

  (三)构建无缝隙智能化的精准气象预报预测体系 14

  (四)构建开放合作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14

  (五)构建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 14

  四、“十四五”重大气象保障工程 16

  (一)嵩县气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16

  (二)嵩县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 17

  (三)嵩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工程 17

  五、重大政策及措施 18

  一、发展状况和形势分析

  (一)“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回顾

  1.气象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为进一步规范防灾减灾相关工作,强化气象相关安全生产工作,嵩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嵩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运行管理办法》(嵩政办〔2018〕87号),嵩县气象局、嵩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气象相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嵩气〔2017〕13号)、《关于联合开展气象相关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通知》(嵩气〔2017〕14号),嵩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查检测工作的通知》(嵩安委〔2020〕4号)。

  不断健全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嵩县人民政府于2017年成立了嵩县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挥部(嵩政文〔2017〕75号),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乡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的通知》(嵩政办〔2017〕50号),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职责,每年均以该小组名义下发防灾减灾相关文件,推进气象灾害安全社会管理及防灾减灾现代化发展。

  2.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完善。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县16个乡镇均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的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且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并全部挂牌运行。

  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确定德亭镇和旧县镇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试点乡镇,德亭镇佛泉寺村和旧县镇马店村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试点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实现乡镇全覆盖,部门联络员和重点单位联系人队伍达到320人。加强部门防灾减灾合作,与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防汛办(水利局)、交通局、林业局、农业局、生态环境、移动公司、白云山管理局、五马寺林场等部门签订联动工作机制合作协议,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确保部门合作的长期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3.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稳步提升。

  气象监测网络逐步完善。建立符合规范要求的现代自动化观测业务流程,综合调整站网布局,目前共建成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30个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4个土壤水分站、1个雨滴谱仪、3个综合性多功能标准化人影基地、2个高山焰炉、2个大气负氧离子观测站(叠翠山观测站和白云小镇观测站),以及和环保部门共同开展的大气环境观测工作。双套新型自动气象站建设完成,多温度高精度传感器、多雨量高精度降水仪器、天气现象自动观测仪安装到位,嵩县气象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4.特色气象服务科技水平实现新突破。

  生态气象服务成效明显,“气象+”机制初步形成。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白云山景区、车村镇被评为“首届中国(河南)气候旅游胜地最佳避暑目的地”。生态气象服务成果先后写入县委十二届12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和2020年嵩县“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持续增强。

  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嵩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明确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强化安全监管和协调机制,加强人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作业保障能力,提高人影工作综合效益。

  目前县域内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基地3个,人影37#高炮2门,新型火箭发射架3部,18名作业人员充实人影作业队伍,地面作业能力持续提高。依托社会力量吸纳洛阳林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投资,联合共建嵩县白云小镇综合性多功能标准化人影作业基地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以嵩北(阎庄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人影基地)、嵩中(县城城区叠翠山人影基地和天池山高山焰炉)、嵩南(白云小镇人影基地和白云山高山焰炉)为依托,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比较完整的嵩县人影作业站点布局,显著增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处置能力。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监控平台、安全射界图制作系统,形成统一协调、区域联防作业的人影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显著提高了人影业务保障和区域联合作业能力。在我县综合防灾减灾、大气污染防治、涵养水源、抚育山体、矿区修复等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了人影服务保障效益。

  6.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嵩县气象微博、“嵩县天气”微信公众号实现资源共享,粉丝量逐年提升,累计阅读总数15000次,日最高阅读量890次。公众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春运、春节、“五一”、高考、汛期、“十一黄金周”、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气象服务,为地方政府安排生产和重大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气象决策依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人才队伍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引进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人数占比例80%。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成立“李志锋创新工作室”,3项科研成果由洛阳市气象学会进行了验收结题,并应用到实际业务中。

  (二)“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进展良好,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国家战略逐步深入,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效益,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如期完成。

  “十三五”期间,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气象台站设施提升工程等重点工程总体进展良好,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功能先进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布局科学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气象事业支撑保障体系。气象防灾减灾和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基本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精准化需求。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更加健全,县级财政综合保障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三)“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气象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

  1. 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扬帆起航期,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创新成为转换发展动能的主题;二是与气象事业联系紧密的国家重大战略将会加快推进,如防灾减灾救灾、乡村振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等;三是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发展态势进入全速冲刺期,加速建设全省新的增长极。

  2. 面临的新要求:

  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气象工作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完善气象发展思路,丰富气象发展内涵,开创气象发展更加广阔的前景;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气象事业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坚定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部署,要求气象必须紧密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主动融入、主动作为,谱写气象现代化新篇章。

  (四)“十四五”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指示及视察河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对标对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执行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智能化气象服务融入度不够高,服务产品和服务渠道尚未形成;

  2.气象预报预测精准度和及时性还需要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能力亟待提升;

  3.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有待提升。灾害易发区、嵩南山区和高海拔山区的综合气象监测站网密度仍有不足,精细化三维立体协同观测网络仍需加强;

  4.融入重大战略程度需要加深,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产品不丰富,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业务体系不健全;

  5.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领军人才缺乏,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要增强。

  二、“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面向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满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战略重点,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气象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监测更加精密、预报更加精准、服务更加精细战略任务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为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嵩县绚丽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推进都能全面落实到气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

  2.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气象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加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4.坚持深化气象改革。

  以适应国家改革为出发点,以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健全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5.坚持系统观念。

  高质量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规划,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统筹部门间协调发展、统筹业务领域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满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对气象服务需求、适应国家气象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精细化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技术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开放协同的科技人才体系,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建成更有活力的气象事业发展氛围。气象防灾减灾、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事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居全市领先地位,实现县、乡镇、村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气象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十四五”时期嵩县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现状 目标 指标属性 1 科技创新应用 气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 % 60 75 预期性 2 精细

  服务 接收气象预警信号应急责任人覆盖率 % 96 100 约束性 3 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 95 98 预期性 4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分 86 ≥92 预期性 5 人工增雨(雪)作业站点 站 3 7 预期性 6 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占比 % 60 82 预期性 7 精准

  预报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 % 89 ≥90 预期性 8 24小时温度预报准确率 % 82 ≥84 预期性 9 网格预报时间分辨率 分钟 10-30 6 预期性 10 短临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 km 3-5 1-3 预期性 11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 分钟 35 45 预期性 12 精密

  监测 地面气象观测要素覆盖度 % 75 85 预期性 13 自动气象站网 个 36 49 预期性 14 地面台站探测环境达标率 % 100 100 约束性 15 北斗通信自动气象站 个 0 13 预期性 16 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观测系统 个 0 1 预期性 17 气象信息化 市-县网络带宽 Mbps 50 ≥100 预期性 三、“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一)坚持趋利避害并举,打造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

  1.夯实综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规划气象业务服务布局,促进气象优势资源高度融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参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工作。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全县空间布局的防灾减灾精细化气象保障体系。

  完成嵩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构建精准、直达和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预警信息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

  健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制度,实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标准化行动,加强气象应急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提升重点区域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大力发展尾矿库、淤堤坝、地质灾害风险点、河道和水库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业务,提升气象灾害信息挖掘、监测预警、风险评估能力。

  2.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水平。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时期。聚焦拓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气象保障方式,进一步提升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率。

  持续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发展,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农业、林业、水资源等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完善全县域作业基地无盲区、全覆盖,提升作业装备质量,升级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提升科学作业指挥水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建设。

  强化气候生态科学评价。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状况气象监测、生态风险气象预警、生态经济及生态治理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和空间规划等的影响评估,打造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标志认证、卫星遥感应用等气候生态服务品牌。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精密气象监测体系

  优化气象要素精密监测,提升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统筹县域内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建设布局,建立适应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需要的气象观测系统。优先强化气象及衍生灾害的重灾偏远地区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建设,推进农业气象监测智能化建设。提升面向交通、城建、旅游、生态文明的气象监测能力。提升面向尾矿库、淤堤坝、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能力。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保障,提升气象观测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水平,建成多源观测数据质控和融合加工业务,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和效益。

  (三)构建无缝隙智能化的精准气象预报预测体系

  加强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以及重大气候事件、异常气候的客观化、概率化预报预测方法应用。加强气象灾害对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及农业产业化品牌产品的影响评估与研究工作,研发精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及时发布农业气象预报预测信息。加强农业病虫害等气象条件预报预测工作。

  加强交通、旅游、电力、天然氧吧、卫生健康及疫情防控、森林火险气象风险等领域的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为相关行业和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产品。

  (四)构建开放合作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加强研究型业务建设,加强气象技术攻关,发展专业与应用气象服务新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展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技术研究,解决服务精细化难题。

  依托“创新工作室”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造就气象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加快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气象科技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环境。

  (五)构建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准确把握和积极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进党的建设和气象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进一步强化党组统筹领导气象事业发展改革重要事项的体制机制,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2.加强法规标准建设。

  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法制建设,贯彻落实气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完善嵩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构建适应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气象重点领域标准有效供给,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利用大数据和气象标准加强对事业、企业、行业的服务和监管,推动形成标准先行、依标办事的行业氛围。

  4.加强文化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党组理论学习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部门。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气象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气象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践行“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素养,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的嵩县气象人精神,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四、“十四五”重大气象保障工程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将“十四五”规划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有机融合,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入嵩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点实施以下工程:

  (一)嵩县气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嵩县版图大、地形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危害重。科学加密建设各类气象探测设施。建立乡村气象设施运行维护保障机制。查短板、补弱项,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全面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三维立体气象探测网络。组网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观测系统,建设垂直气候带梯度观测体系,加密建设乡村气象设施,做到全覆盖、无盲区。提升三维立体气象监测服务能力;

  2、扎实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构建全域自动气象监测设施运行维护基础保障体系;

  3、嵩县综合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融入“嵩县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工程,开展城镇驻地气候系统承载能力分析评估、城镇暴雨公式编制、城镇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工作;

  4、建设村级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远程控制网络平台。高标准建设“智慧气象服务共享手机短信平台”,实现“全网通”信息发布;

  (二)嵩县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

  嵩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承担我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任务,是县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获取预警信息的畅通、有效的主要渠道和“第一声音”、“权威发布”。从总体架构上是国家、省、市、县四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基层和神经末梢,由此实现各级发布系统与同级政府、相关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的上下纵横连接,实现气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民政、交通、水利、农业、卫生、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林业、旅游、公安等多部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收集、管理和发布。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要求,系统建设包括预警发布管理应用系统,辅助分析系统,应急预案系统,接口数据交互系统,基础支撑系统等。与政府应急平台、各部门预警发布平台、公众媒体相连接。

  (三)嵩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工程

  嵩县3009平方公里,基本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干旱是严重制约嵩县生态文明建设、农作物生产、特色种植业发展等的限制因素,一年四季,季季都有旱,特别是在关键农时、农事季节干旱频发,粮食产量因降雨多少而波动。依托国家中部人工影响天气规划,结合我县城镇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在德亭、旧县、九皋、黄庄、木植街、车村、白河等乡镇规划建设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实现全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全覆盖、无盲区。

  具体建设内容:建立人工影响天气智能化业务系统,实现智能识别、精准作业、定量评估,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时指挥和安全监控能力。建设装备弹药物联网监控系统,对作业装备位置和状态信息实时监控、对人影弹药进行全流程监控,提升装备和弹药安全管理能力。建设作业站点智能监控和安防系统,实现作业站点实时指挥和安全管理功能。建设电子射界图实时显示域内作业站点的安全射界。完善硬件支撑,建设语音设备、视频服务器、高性能工作站和液晶显示屏,处理和显示本区域人工影响天气相关信息。选配电子沙盘,动态显示作业点信息、空域信息、地理特征,实现作业情况动态模拟。

  五、重大政策及措施

  1.加强领导优化环境。

  与县委县政府、发改委加强对规划落实领导和协调,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规划落地,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2.建立落实规划工作机制。

  建立各项任务落实清单,明确落实责任。加强部门协调,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定期督查通报机制。

  3.保障投入发挥效益。

  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规划和计划,按照事权和责任划分,纳入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建立稳定有力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强气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健全工程质量和廉政风险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